《大家好,我是本站小编》。今天要和大家聊聊杜甫的《春望》,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的爱国情感。咱们一起走进杜甫创作这首诗的情境中。
当时安禄山率领叛军攻陷长安,唐玄宗逃往四川。杜甫和家人在乡下避难,听闻新皇帝开始对抗叛军,他便前往投奔,结果中途被叛军抓住押到长安。此时的长安已不复往日繁华,江山虽在但满目疮痍,杂草丛生。看到这样的景象,杜甫心中悲痛万分,忍不住想哭,鸟叫声都让他心惊肉跳。战火持续数月,家人的平安书信比黄金还珍贵。

杜甫创作的《春望》每一句都饱含悲伤。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,昔日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破坏,如今人烟稀少,杂草丛生。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运用互文手法,表达他为国事伤心、离别遗憾,看到花会落泪,听到鸟叫会惶恐,而他一直报国无门,40多岁的他被困长安成为俘虏,家人安危也无法保证,所以愁得头发稀疏。

像杜甫这样的遭遇在当时并不少见,比如王维也被叛军抓住了。杜甫处于这样的困境,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,这些情感都融入到了《春望》这首诗里。

杜甫的《春望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他个人的悲惨境遇,是一首饱含爱国情怀与悲痛情感的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