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本站小编。在学习之路上,仅完成学校作业就想成为学霸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然而,如果连学校作业都无法高效完成,校外的拓展学习也就无从谈起。学霸们往往都深谙写作业的技巧。所以,新学期伊始,首要任务就是帮孩子搞定写作业这件事。若期望孩子校内作业既保质又保量,家长可不能一味地在后面催促“快点写,别磨蹭”。只会催吼的家长,反而容易让孩子越写越慢。在孩子的小学阶段,我们要学会为孩子规划作业。在当今时代,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助力至关重要。接下来,我们从作业前、作业中、作业后三个阶段详细讲讲。

作业前,要让孩子养成放学就回家的习惯,避免在外面瞎玩。到了初中,大家就会明白这一点的重要性。回家路上的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,比如孩子从六年级开始骑自行车回家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释放压力。若回家路上有小公园,跑跑步再到家也是不错的选择。回到家后,是否马上写作业,要因人而异。如果孩子写作业时坐不住,注意力容易分散,比如一会儿抠手、一会儿玩橡皮,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去小区跑步几圈,跳绳20分钟或者踢毽子20分钟,让孩子释放精力。毕竟孩子白天在学校坐了一天,不释放精力很难静下心来写作业。但这种释放是有目的的运动,并非瞎玩,这样也能避免孩子养成一放学就先玩的习惯。要是孩子没有上述问题,只是写作业速度慢,每天作业做到很晚,没时间做其他事,那可以先花30分钟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,比如阅读。阅读既能让孩子沉静下来,又能避免作业完成后没时间阅读的尴尬。阅读对孩子的未来意义重大,虽当下不紧急,但持续积累会带来长远益处。神奇的是,先阅读后写作业,作业往往也能顺利完成。紧接着,就进入重要的作业规划阶段。我们家一直遵循三条原则:第一,先做简单的。万事开头难,若一开始就让孩子面对难题,容易产生畏难情绪,导致拖延。从简单且孩子喜欢的作业入手,能让孩子顺利开启写作业进程。第二,先做能独立完成的,再做需要家长帮忙的。比如数学试卷、语文字词抄写等可独立完成的作业先做,之后再进行听写、背诵、写作文等需要家长协助的任务,避免孩子频繁打断作业进程喊家长。第三,预判时间卡点做。排好作业顺序后,让孩子提前预估每一项作业所需时间,并写在时间规划本上。比如第一项预计30分钟,完成后休息10分钟再开始第二项。若提前完成,可适当多休息,以此激励孩子。准备一个番茄钟,让时间可视化,帮助孩子提高速度。

作业中,第一,一定要先复习再作业。如果发现孩子写作业时边翻书边做题,要及时让孩子停下来,先复习透彻再做题。比如语文和英语的抄写,不要看一笔抄一笔,而要看完后凭借记忆默写,这样效果更佳。英语练习题也要先复习好单词和课文,做题时像考试一样不再看书。第二,家长要陪伴,但不要盯着孩子做作业。家长可在旁边看书,暗中观察孩子状态。若孩子出现不停擦、咬笔、抠橡皮等情况,及时介入,帮助提升效率,减少时间浪费,其他时候少干预。家长陪作业主要有两个作用:一是起到威慑作用,孩子一开始很难做到完全自律,家长在旁能让孩子更专注;二是及时止损,防止孩子因一道题不会而长时间磨蹭。第三,和孩子约定好,遇到不会的先空着,全部做完后再回头询问。孩子询问家长时,家长不要简单回应“自己想”,而是要大胆帮助孩子,快速完成作业比追求完美更重要,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。

作业后,很多家长只关注作业本身,写完就收工,实则作业后的环节才是家庭教育的重点。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检查作业,了解孩子的知识漏洞。一个班级学生众多,老师难以进行个性化教学,只能靠家长和孩子自己查漏补缺。作业后,家长要当着孩子的面批改对错,不解释原因,让孩子自己订正。孩子订正后再次面批,若还有问题,让孩子阐述解题思路,以此判断孩子哪个知识点掌握不牢,然后对症下药讲解,完成对学校知识的查漏补缺。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要就事论事,避免人身攻击,不要打击孩子。小学一二三年级,家长规划和陪写作业对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。四年级开始可逐步放手,比如作业时间减半陪,让孩子独立规划作业,当然这需要边观察边调整。像我家孩子,六年级后我就不再管作业了,家长们也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