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本站小编。一周的语文课大概有10节左右,占据了大量时间,所以语文课的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。要是能在这10节课里保持专注,认真思考和操练,孩子的阅读策略、写作手法、表达能力等都会逐步提升,回家学习也会更轻松。而保证课堂效率的关键,就是科学预习语文。但有些家长让孩子用复杂的步骤和方法预习,还要求默写生词,孩子记不住,家长就焦虑,这完全没必要。还有孩子预习时不知道该做什么,随便翻一遍书,根本起不到作用。今天我就教大家三步预习法,开学把预习做好。

咱们以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书《*****植树》这一课为例,预习的目标不是让孩子自学成才,而是做到“熟悉课文”,这样上课能和老师高效互动,跟上讲解节奏,提高专注度。基于这个目标,预习重点有三:一是认识所有字,能熟练朗读课文;二是理解所有词,包括引申含义和背景知识;三是领悟作者写作意图,把握中心思想。整个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。操作步骤共三步:第一步是朗读认字。拿到课文先标好自然段,然后大声、慢速、准确地朗读,断句要正确,遇到不认识的字用铅笔画圈,有拼音就看拼音读准,没拼音就标上拼音再读词。读完后复习画圈字的读音,确保都认识,再读一遍,这时朗读会更顺畅。朗读要慢而准,不要跳字、漏字,最终要读出感情,这对阅读理解很重要。

第二步是默读理解。默读时用铅笔标不太理解的词,像“兴致勃勃”,可以看教材解读了解词义;“天坛公园”可以百度了解;“邓**”可以给孩子讲讲相关背景。理解词义不仅要知道表面意思,还要了解背景知识,这一步大概10分钟,通过理解难点词进一步理解课文。第三步是让孩子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内容,按意思划分大段,初步了解文章结构。宏观把握结构才能归纳主要内容,进而领悟中心思想,这一步也需10分钟。做好这三步,孩子能认识字、理解词,清楚文章主旨大意和行文逻辑,熟悉课文,大幅提高语文课效率。

高效率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课堂回答问题准确率提高,孩子熟悉课文会更自信,更喜欢上语文课;二是课后抄写和听默单词正确率提高,预习、课堂学习、课后复习抄写分步进行,听写生词正确率会更高;三是课堂上对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掌握更好。语文课上老师会深入分析文章,这就是阅读理解考试的题目。预习时熟悉课文、理解字词,才能跟上上课节奏,锻炼输出表达能力。就像我小时候,因为地理老师常提问,我课前认真预习,成绩就变好了。所以预习习惯很重要,大家要让孩子预习好再上课。语文预习方法大家都收藏好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