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时节,图书馆内一片静谧。阳光透过雕花木窗,在宣纸上洒下星星点点、斑驳陆离的光影。我轻轻翻动着苏东坡年谱那泛着微绿的书页,手指摩挲着纸张,仿佛在触摸岁月的痕迹。就在这时,窗外玉兰树传来簌簌的声响,这声音像是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。

十年前的操场画面在脑海中浮现,当时我不小心折断了枝桠,你带着笑递过来创可贴包装纸折成的小喇叭。如今再读到苏东坡“庐山烟雨浙江潮”的豁达诗句,我突然领悟到了成长的内涵。东坡竹杖芒鞋在人生道路上的跋涉,就如同凤凰浴火时挣脱旧我的疼痛,而敦煌壁画修复师在显微镜下那每一毫米都充满虔诚的修复工作,也诠释着成长的另一种意义。成长不是独自前行的孤独之旅,而是与诸多伟大的灵魂相伴。

上周在演讲比赛报名表前,我内心紧张不已,握着钢笔的手心都渗出了汗水。这时,我不禁想起**书房里那幅已经褪色的千里江山图。在那一刻我明白了,成长并非是孤勇者的独自奋斗,而是文明长河中绵延不绝的回响。成长的过程中,我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文化遗产,在他们的智慧滋养下前行。

站在演讲台上,聚光灯像探照灯一样将我笼罩。当我说到成长是文明传承的基因图时,我看到评委席上**眼角的笑意。那笑纹里似乎藏着二十年前他在大别山支教时,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下的兰亭集序摹本。礼堂外梧桐树沙沙作响,恍惚间,我仿佛看到了王羲之喜宴城池的画面,还有颜真卿祭侄文稿上的斑驳泪痕。真正的成长不是战胜怯懦的某一个瞬间,而是在每一个晨昏交替中,将文明的星火变成照亮前路的火炬,就像大运河畔的青石板,虽历经岁月冲刷,却依旧默默承载着千年文脉的重量。
免责声明:
本站资源多为网络收集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,我们会立即处理。本站用户发帖仅代表本站用户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!谢谢!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